在中国,湿货市场是销售新鲜肉类、农产品和其他易腐烂商品的传统市场。 它们是中国城市地区最流行的食品店,但面临着来自超市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自 1990 年代以来,大城市的湿货市场主要转移到现代室内设施中。
野生动物在中国的菜市场并不常见,但监管不善的菜市场与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有关,包括 2002-2004 年 SARS 爆发、2013 年禽流感爆发和 COVID-19 大流行。 小规模的野生动物养殖于 1980 年代在中国出现,并在 1990 年代在政府支持下扩大。 2003 年,野生动物被禁止进入中国菜市场,随着 COVID-19 的传播,2020 年进一步限制和执法。
中国湿货市场的现代化
尽管自 1990 年代以来连锁超市兴起,但截至 2018 年,湿货市场仍然是中国城市地区最流行的食品销售点。 2016年,Meat & Livestock Australia对中国15个城市进口肉类消费者的研究发现,39%的消费者上个月从湿货市场购买过牛肉,而上个月从超市购买过牛肉的比例相同。月。 然而,与超市相比,湿货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一直在下降,尽管它们可能被视为更健康、更可持续。 报告表明,“尽管在大城市及其附近有管理良好、卫生的湿货市场 [in China],卫生可能参差不齐,尤其是在较小的社区。” 2010 年代,随着传统湿货市场面临来自折扣店的日益激烈的竞争,配备电子支付终端的“智能市场”应运而生。 湿货市场也开始面临来自在线杂货店的竞争,例如阿里巴巴的盒马商店。
中国的野生动物市场
野生动物贸易在中国并不常见,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国的大多数湿货市场除了鱼缸里的鱼外,不包含活体或野生动物。 1980年代初,小规模野生动物养殖在中国经济改革下开始。 199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但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省份。
一些监管不善的中国湿货市场为野生动物贸易行业提供了出口,中国工程院估计,该行业在 2016 年雇佣了大约 1400 万人,价值超过 730 亿美元,其中 590 亿美元用于毛皮,而不是用于食品或药用目的。
非典和禽流感爆发后的禁令
2003 年,在 2002-2004 年 SARS 爆发后,中国各地的湿货市场被禁止饲养野生动物,这与这种做法直接相关。 2014年,由于H7N9禽流感疫情,杭州市所有市场禁止活禽进入。 禽流感爆发后,中国多个省份也禁止销售活禽。
链接到 COVID-19 的起源
截至 2021 年 2 月,COVID-19 大流行的确切起源尚未得到确认,最初与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因为它的早期病例群,尽管 2021 年世卫组织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认为华南市场不太可能由于早期案例的存在而成为起源。 疫情爆发后,来自中国的流行病学专家和一些动物福利组织呼吁禁止湿市场经营出售野生动物供人类食用。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于 2020 年 1 月 1 日关闭。中国政府随后于 2020 年 1 月 26 日宣布临时禁止在湿货市场销售野生动物产品,然后于 2020 年 2 月永久禁止,但繁体中文除外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截至 2020 年 3 月 22 日,中国至少 94% 暂时关闭的湿货市场重新开放,没有野生动物或野生肉类。 菜市场的重新开放导致安东尼·福奇和林赛·格雷厄姆公开批评中国政府对菜市场的处理方式,尽管他们的批评被归咎于“菜市场”和“野生动物市场”这两个术语之间的语义混淆。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建议,只有“在符合严格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的条件下”才能重新开放湿货市场。
2020 年 4 月,中国政府公布了进一步收紧野生动物贸易限制的计划,并对被强制关闭的经营活动作出指示和经济补偿。德国之声报道称,到 2020 年 9 月,中国政府已经关闭了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养殖场。
香港湿货市场
香港市场受香港法律管辖。 自 1999 年 12 月 31 日起,香港湿货市场由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监管。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